英國大英博物館是免費入場的,遊客超級多
可以直接快速通關,超棒~
我們從倫敦塔橋走過來
剛好走到博物館後門,看到長長的人龍...搞不清楚隊伍的頭在哪裡
也不知道我們事先預約的快速通關入口在哪一邊
但是整個博物館外圍擠滿的人潮,我們繞了半圈走到後門,以為快速通關是從後面的門進場
問了工作人員才知道,原來後門是現場排隊的,難怪排隊人龍好長好長…
我們有預約的要從大門進去,所以我們又走了半圈到前門
結果我們還沒進到大英博物館,
就把博物館外圍走了一整圈,哈哈…
大英博物館於1753年對外開放~
是世界上第一個國立公共博物館,館藏豐富
我從網路上找到一些關於大英博物館的介紹
目前大英博物館內有10個研究和專業館:
古埃及和蘇丹館、希臘和羅馬館、亞洲館、非洲、大洋洲和美洲館、不列顛、歐洲和史前時期館,中東館、版畫和素描館、硬幣和紀念幣館、保護和科學研究館、圖書和檔案館
我們先到"希臘和羅馬館"
大英博物館擁有世界上最大、最全面的古希臘和古羅馬藏品,
共有超過100,000件的文物
這些文物大多發軔於古希臘青銅時代(約公元前3200年)
到確立基督教為羅馬的國教(約313年)之間的一段
最知名的就是原本在希臘衛城帕德嫩神廟的「額爾金石雕」
這一區希臘館,擠滿了人
很多專業的導覽人員在為遊客解說
我們2020年有帶CCDD去過希臘自助旅行,當時我們就有去參觀衛城帕德嫩神廟
也有去雅典博物館,所以感覺很親切
另一個最有名的是埃及區
今年初我們也去埃及自由行,參觀過埃及開羅的國家博物館,對於這些展覽品感覺更深刻😊
大英博物館收藏了世界上最大和最全面的埃及古物收藏(超過 100,000件)
是除了開羅的埃及博物館之外,在範圍和質量極為重要的收藏展區,
當前展示物包括來自埃及和蘇丹所有重要地點的物品
包含從古埃及(包含努比亞地區)從新石器時代的早王朝(約公元前10,000年)到科普特(基督教)時代(公元12世紀)的歷史,已經橫跨約11000年的歷史。
大英博物館共有七處埃及展區
其中埃及館二樓的展區展示館方收藏的140具木乃伊和棺材,是開羅以外最多的收藏品
而大部分藏品皆是來自墓葬或與亡靈崇拜相關的背景,
當前仍然是博物館參觀最熱切追捧的區域之一
我覺得來大英博物館最值得看的是這個埃及的「羅塞塔石碑」
羅塞塔石碑(英語:Rosetta Stone,又譯為羅塞達碑),是一塊製作於公元前196年的花崗閃長岩石碑,原本只是一塊刻有古埃及法老托勒密五世詔書的石碑,但這塊石碑同時刻有同一段內容的三種不同語言版本,讓近代的考古學家得以有機會對照各語言版本的內容後,解讀出已經失傳千餘年的埃及象形文之意義與結構,而成為今日研究古埃及歷史的重要里程碑。羅塞塔石碑在英法兩國的戰爭之中輾轉到英國手中,自1802年起保存於大英博物館中並公開展示
阿孟霍特普三世頭像,公元前1350年
聖甲蟲
再來我最想去參觀的是"非洲、大洋洲和美洲館"
這裡收藏了許多非洲、大洋洲和美洲的民族古物,代表了世界各地土著人民的文化
屋前圖騰柱(加拿大,1850年)
我們最想看的是這尊摩艾石像(Moai)
大英博物館裡展示的這尊摩艾石像並不大,但是實際在活節島共發現約900多尊摩艾石像,目前島上最高的摩艾石像被稱為Paro,近10公尺高,重達82噸
其實~摩艾石像是1250年至1500年間由玻里尼西亞東部復活節島上的拉帕努伊人雕刻、多數是一體成形的石像;多半摩艾石像只有頭,也有不少石像有肩膀、手臂、軀幹以及下半身,這些石像的其他部分現在逐漸被挖掘出來
不過,摩艾石像的意義至今仍然不明
大英博物館以其壯觀的建築而聞名於世
館舍外觀為希臘復興式建築,整體建築也獲得許多獎項
大英博物館是全球最大的博物館之一,佔地超過92000平方公尺
其中包括21600平方公尺的室內儲存空間和9400平方公尺的室外儲存空間
即使空間很大,但因為收藏品過多,僅不到1%的整個藏品(約50000件物品)向公眾展示
其中,伊莉莎白二世大庭院則是大英博物館中心的一個帶頂的廣場
於2000年12月開放,是歐洲最大的有蓋廣場之一
用了1656片獨特形狀的玻璃片,大庭院的中間是原大英圖書館的閱覽室,民眾皆可進入閱覽室
大庭院一側有餐飲區
這裡的餐點略貴,但是仍有很多人在這裡喝飲料用餐
這裡有座位區,我們就坐在這裡休息一下
(CD爸在幫我們過兩天要飛去愛沙尼亞的塔林航班辦理線上辦到)
這裡也有紀念品店
其實這一天我們已經走了一整天,非常的疲累...
加上這天週六遊客超級多,參觀品質略受影響
大英博物館,平常都是開放到下午五點,只有星期五會延長到晚上8:30
晚上一般都沒有旅行團會來參觀,遊客會少很多,建議下次可以安排星期五晚上過來參觀
因為我們跟CD爸的國中同學約在中國城吃晚餐,所以也該離開了
一走出來,竟然看到一團台灣學生遊覽車
夏天的歐洲日照時間很長,下午五六點還非常明亮
吃完晚餐,我們還要去看悲慘世界的音樂劇(有興趣的朋友請看下一篇)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