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中元祭由來~


中元之祭有本有源,千載流傳約定成俗,依據道教說法,中元祭源起於農曆七月十五日地官生日,掌管地獄的地官大帝一時興起慈悲心,行大赦旨令,使地獄釋放眾鬼囚;從農曆七月初一起,孤魂幽靈得以重返陽間接受一個月的祭祀施食,以激起其向道之心。


而另一佛教說法為「盂蘭盆會」,相傳佛陀弟子大目毽連尊者,為解救亡母的墜入餓鬼道,在七月十五月作「盂蘭盆」.具五果百味供養十方,使其母解脫地獄之苦,得以歸往西方昇登天界;信徒咸信七月十五日是眾僧閉關悟道的圓滿之期,如果在這一天布施十方大德,可增福百倍。由於盂蘭盆會及中元節的最終目的都在於普渡眾生,時日一久,兩者間的界限逐漸模糊,而形成了目前這個蘊涵了中國人的包容.博愛,以及慎終追遠的高尚中元祭精神。



基隆中元祭,起緣於咸豐元年(一八五一)八月之漳泉械鬥,雙方死傷眾多;挑釁報仇將發生的時候,漳泉地方人士出面調解,再次械鬥之衝突終於平息;取代以字姓輸值主普,超渡普施孤魂幽靈,以血緣代替地域觀念,以賽陣頭來代替打破頭的陋習;達成社會和諧,共存共榮的大同世界,行之百年歷史悠久。


基隆中元祭開始於咸豐五年(一八五五),至今己有一百五十餘年;由張廖簡.吳.劉唐社.陳胡姚.謝.林.江.鄭.何藍韓.賴.許等十一字姓,依抽籤次序輪流當值主普。至民國43年由李.郭.王.楊曾.黃.柯蔡.邱.蘇周連.鐘蕭葉.白.余徐徐.董童等字姓組成聯姓加入主普的行列成為十二個單位,輪流主普,後在民國七十年聯姓中的郭.李二姓脫離聯姓會,而黃姓在民國七十四年獨立成為目前的十五個單位。中元祭典自農曆七月一日老大公廟開龕門開始歷經十二日主普壇開燈放彩,十三日迎斗燈遶境祈福,十四日放水燈遊行,海濱放水燈頭以及十五日公私普渡.跳鍾馗,八月一日的關龕門,活動時間長達一個月。



民俗祭典,具有對社區居民之潤滑調和功能,激發社區總體營造意識的作用。經過歲月的洗錬,中元祭典昇華為雅俗共有期享之人文活動;觀眾可參與宗教活動,滿足心靈之慰藉,亦可作為民俗藝術之旅,欣賞地方文化特色。

每項基隆中元祭典皆有其歷史傳統.文化及民俗意義;開龕門.使孤魂幽靈皆能至陽間領受甘露法食.聽經聞籤,咸得解脫。「斗燈」代表著同姓血緣生命共同體的濃厚關係,其上有尺.剪刀.秤.劍.鏡子各自代表著「某項」吉祥意義,字姓手爐的的交接象徵著「代代薪傳」,放水燈頭是為水上孤魂照路,招引至路地共享。七月十五日跳鍾馗,其意為押孤魂回府,八月一日的關龕門,使孤魂回歸冥界免遺害世界;全部農曆七月,基隆中元祭典儀式圓滿結束。


資料引自2013癸巳年雞籠中元祭http://www.rs-event.com.tw/2013kmsgf/pages/k-02.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甜蜜CD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