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雪梨的第二天一早,我和CD爸先去飯店餐廳吃早餐
這家飯店房間數不算多,所以餐廳也不算大,
但是採自助式的,種類還不算少
各式麵包,甜點.熱食,新鮮水果,各式冷熱飲都有
感覺還不錯~
領隊說我們這一餐一人24澳幣(大約500多台幣),真是不便宜啊~
吃飽飯我和CD爸刻意到飯店地下室參觀健身房和游泳池...
觀察好地形,打算晚上可以來使用這些公共設施~
早上9點我們就集合搭車出發囉~
一路上,我們領隊滔滔不絕的介紹我們今天要去的各個景點
我們的車從飯店出發前往雪梨市區
當我們巴士快到這座斜拉索橋前,
領隊告訴我們這座安薩橋(Anzac Bridge)是連接雪梨西部和雪梨市中心重要的交通要道,
這座橋全長805米,1995年通車 ...
橋的南侧有一位士兵雕像,那是為了紀念一次大戰在在土耳其登陸作戰中陣亡的士兵,
因此這座橋被命名為澳纽軍團大橋(或稱為安薩橋Anzac Bridge)
我坐在車上很高興也幸運的拍到這個雕像~
這座橋是澳洲最長的斜拉索橋,
我們領隊說他的外型很像瑪丹娜當年MV裡穿的金屬胸罩,非常有特色...
從雪梨魚市場看過去比較能一窺它的全貌
車子飛快的通過這座橋~
也代表我們進入到雪梨市區了
雪梨市區街道非常有歐洲建築風格,讓我超興奮~
我超喜歡這種歐風建築,這才真的有出國的感覺啊~
以前在亞洲自助旅行,不管是日韓還是東南亞,建築特色較少像這樣西式古典的建築,
歐式西洋古典式的建築就是讓人異常好感~
沒多久,我們就抵達雪梨著名的風景明信片景點~
皇家植物園
我們超有經驗的領隊說等一下他會跟我們說從哪角度拍照最好,也會用他的手機幫我們拍照傳給我們,到時候請我們跟著他走...
沒多久,我們就先到傳說故事中的"麥爵理夫人石椅"(維基百科翻譯成”麥考利夫人椅子”)
雪梨皇家植物園始建於1816年,是世界最著名的植物園之一
。由於雪梨天候宜人,園內種植的熱帶和亞熱帶7000多種植物。
在園區東北端有一處著名的景觀,就是"麥考利夫人的椅子"
(Mrs Macquarie's Chair 也被稱為 Lady Macquarie's Chair)
這石椅是為了紀念17世紀澳洲第四任總督英國人"拉克倫.麥考利"及他的夫人,因總督每次乘船外出,他的夫人伊莉莎白就在這裡等候,雪梨人民感念總督為了雪梨的繁榮貢獻極大,亦感動於妻子對總督先生的感情之深,於是雕刻了石椅作為紀念,
且半島本身亦被命名為麥考利夫人岬角(Mrs Macquarie's Point)
很多人到此,也喜歡坐在這裡拍照留念~
據我們領隊說,其實真正當時的石椅應該是我和CD倚著的這個較不起眼的石椅
而這個位置也是觀賞歌劇院和海港大橋的最佳地點
在這岬角海面中間有一個獨立的建築~
我們發現這皇家植物園有許多鳥...
其中這隻不怕人,高約40公分的大鳥非常吸引我們注意
我們領隊說那叫”埃及聖鹮”(Ibis)但我查維基百科介紹牠是”澳洲白䴉”(Threskiornis molucca)俗稱赤鷺(Australian white ibis)
牠是一種在澳大利亞普遍可以看到的鳥類,在公園港灣河畔等地點出沒…
因為牠什麼都吃,又不怕人,常在公園街角走動。甚至在露天餐廳大邋邋的跳上餐桌爭食人們的食物(我們在魚市場親眼目睹他們凶悍樣,真的很恐怖…)
因而被澳大利亞人稱為『垃圾鳥』。
我們在皇家植物園悠閒賞景
發現這裡真的是來雪梨必到的景點,
因為這裡可以一次看足雪梨三寶~雪梨歌劇院、雪梨港灣大橋以及雪梨塔
我和CD爸坐在路邊欣賞雪梨歌劇院、雪梨港灣大橋以及海平面的壯觀景色...
發現這角度就是許多名信片取景的位置
也是我們最愛看的旅遊節目"食尚玩家"浩角翔起來這裡拍攝的位置,一模一樣喔~
讓我們好興奮
我和CD爸在這裡走走,繞一圈...
發現另一邊海灣是軍港,有大軍艦停靠
領隊說那裏有一架航空母艦,
船頭翹起處就是飛機跑道起飛的地方,很酷喔~
沒多久~我們搭車去到一公里左右的第二個景點~新南威爾斯藝術館
新南威爾斯藝術館(Art Gallery of New South Wales~簡稱AGNSW)
建於1874年,外觀類似希臘神殿式建築,非常有藝術感~
藝術館的外牆是土黃色岩石,感覺很像古羅馬的神廟
館前有二座騎士的雕像,分別象徵戰爭與和平
美術館右側有四面浮雕分別是紀念藝術家~喬托、拉斐爾、提香和林布蘭~
他們是文藝復興早期、盛期和晚期的知名西洋雕塑家和畫家
新南威爾斯美術館是免費參觀的...(只有部分特展須另購票),
藝術館裡也可以拍照,超讚喔~(但不可以用閃光燈)
澳洲政府真是佛心來著~
館內陳列許多藝術品均為真跡,因此入內參觀禁止攜帶大型行李或後背包
(背包須另外寄放,避免參觀過程誤傷藝術品)
走入美術館裡頭~
挑高的穹頂建築,引入自然光的投入,非常壯觀好看~
整棟藝術館共有五層樓,入門一進去的地面樓其實是4樓,也是澳洲藝術的精華所在,
包含10世紀和20世紀的藝術珍品,以及15世紀-10世紀的歐洲藝術
新南威爾斯州美術館的設計非常漂亮又明亮,
在不少地方適度引入自然光使室內外空間交互穿透,
在飽覽藝術品之餘還得以觀賞室外的自然美景,
藉由天井玻璃投射自然光源,讓藝術館更具美感
我們領隊非常用心,為我們解說幾幅世界名畫
例如這幅館內最巨大的畫作是1891年由法國宮廷畫家繪製的"Vive L'Empereur(帝國萬歲)"
作者巧妙的把自己也畫入圖裡(裡面唯一沒戴帽的那位就是作者),很有意思
這裡還有幾幅畢卡索的畫作真跡
我中學時期非常喜歡畢卡索的作品,能看到他本人的畫作,真的讓我很感動
雖然這幾幅作品都是畢卡索晚期的畫作~畫作特色較為陰暗,呈現對女人的不信任,但仍不失他抽象派大師的風格
這裡還有印象派大師"梵谷"的作品~
這些也都是真跡喔~
我們領隊非常用心的幫我們介紹了好多幅畫作,但藝術館內音量不能太大,而我們這團成員又都非常積極認真,大家圍在一起聆聽,有時我擠不進去,也沒聽清楚...很可惜
但是~我和CD爸光是走在這藝術館就感覺超開心~
我們自己慢慢欣賞這些國際藝術創作,也深深感受到那偉大的藝術氣息...
入場的這一層(地面廳)主要是"宏觀廳"~
展出作品是15~20世紀的歐洲藝術和19是繼澳洲藝術
看這一廳裡的建築也像藝術品一般,
弧形拱門市設計~非常具有西洋古典的風格
而這裡其他各國的遊客也都非常有素養,
我發現有人會自備一張椅子,坐在畫作前靜靜欣賞品味,感覺超棒
如果時間充足,也應該像他一樣放慢腳步細細感受每一個藝術創作的靈魂與美感
我們又到"澳洲廳"欣賞澳洲20及21世紀的藝術品
還有到地下室的"澳洲原住民及托利斯海峽島民廳"欣賞在地原住民的傳統藝術創作
他們取用在地原料素材創作...
有麻繩編織的巨幅立體創作,好酷~
有運用在地的油加利樹的樹皮所創作的雕刻作品~
在他們的樹皮雕刻裡可以看到許多原住民手刻的人像,動物或昆蟲,非常有藝術感~
還有船槳和各式立體的雕刻作品
我覺得來澳洲就應該花點時間認識澳洲在地傳統藝術創作
這裡還有亞州廳.當代藝術廳.攝影廳和特展廳等
我和CD爸在預定集合前10分鐘走出藝術館,發現藝術館前方不遠就是"聖瑪莉亞教堂"和"海德公園"
而且路邊有許多人在慢跑(澳洲人非常浪漫,樂於享受生活~全天無時無刻幾乎都可以看到有人在路邊慢跑運動)
我們決定跟他們一樣,慢跑過去看看...
大約距離新南威爾斯博物館大約一兩百公尺就是"聖瑪莉亞教堂"和"海德公園"喔
距離真的好近...
我們自己走過來,感覺好像我們自己自助旅行的感覺(其實~我們下午的行程就安排這裡個點參觀)
但是我們親自走一次更明顯感受這些景點的距離和方位,
也許以後有機會自己再來就很清楚該怎麼走了
時間差不多了,我們跑回去集合...
路邊也有不少藝術雕像
還有美麗的花草...
雪梨的天氣真好舒服~真的讓人感覺一整個慵懶...
不要說澳洲人不愛工作只喜歡運動享樂(我們領隊說的),連我們置身在那舒服的天氣,溫度溼度都剛剛好...誰想工作啊~哈哈...
回到藝術館~
上車囉~
我們準備去下一個景點"雪梨魚市場",我們要去那裡參觀吃午餐囉~
留言列表